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深学细悟强本领 笃行实干铸青春——艺术设计学院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寒假社会实践的通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1-08 [来源]: [浏览次数]:

深学细悟强本领


笃行实干铸青春





 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干,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现制定艺术设计学院2024-2025学年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题

“深学细悟强本领 笃行实干铸青春”


二、参与人员

艺术设计学院23级、24级全体在校生


三、实践原则

   坚持“就近就便、灵活多样、个人为主”的原则,以安全开展为前提,采取自由组队与个人分散的方法,多渠道、多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地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立足所在家乡驻地、街道社区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强化社会担当。


四、实践内容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鼓励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身体感受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以打头阵、当尖兵的奋斗姿态,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1.传承精神谱系  厚植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主线鼓励艺术设计学院的青年学子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就近就便积极探寻家乡红色文化,用好家乡红色资源,讲好家乡红色故事,感受厚重红色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精神谱系,让红色血脉代代流传。

2.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新辉煌。本主线鼓励实践团队深入家乡历史古迹,探寻文化脉络,考察保护现状,挖掘历史价值。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深入调研各地非遗项目,记录传承现状,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鼓励大家利用专业知识,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进行有机融合,结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短视频与社交媒体等新手段和新平台,赋能文化传播,打造生动内容,探索文化创新形式。

3.扎根基层一线  助力振兴发展

结合2025年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本主线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利用自己专业所学,通过参与家乡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返乡实践,将书本知识与群众实践进一步结合。学生可通过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的团组织微信公众号了解实践岗位,并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

4.担当青年使命  弘扬志愿精神

本主线鼓励艺设青年学子挖掘社会热点,关注社会民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公益志愿活动。充分发挥返乡大学生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担当青年使命,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基层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5.践行劳动教育 赋能青年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本主线鼓励艺术设计学院青年学子在寒假期间应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帮助父母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家务,积极开展各类角色岗位实习体验活动,包括专业型岗位体验、非专业型岗位体验、就业创业见习、家庭角色体验活动。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增强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素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6.落实五育并举  成就卓越自我

寒假是提升自我、丰富知识的好时机。本主线鼓励艺术设计学院的青年学子在假期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开展体育锻炼、读书学习和美育创作等活动,大家可以通过阅读名著传记、学习摄影、练习书法、创作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不断提升个人审美,培养积极兴趣爱好,帮助大家增强体质、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升艺术修养。

五、工作安排

  

1.宣传动员(1月8日—1月12日)

各团支部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面向全院同学宣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招募工作,做好重点团队重点项目的设计。

2.项目申报(1月20日前)

参与实践的同学需仔细研读专题行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申报。参加本次寒假社会实践的学生需为2023级或2024级在校生。鼓励单独成队进行社会实践,如需组队,可采取线上组队方式,每个团队不超过5个人,各自开展,线上总结,可依托专业、班级、支部组建实践团队。

3.开展实践(1月20日—2月14日)

各实践团队或个人坚持“就近就便、灵活多样、个人为主”的原则,以安全开展为前提,按计划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并留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文字材料或照片、视频等材料,并及时向学院报送实践故事,作为推优材料参考,可报给各班辅导员老师,由辅导员老师报送至学院,优秀的将在学院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并投稿至河南省教育厅等媒体。

4.总结交流(2月15日—3月1日)

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认真进行总结,统计实践成果,提交相关材料。需提交的材料1,2可任选:1.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5张及以上,文件名应体现照片内容,例如“XX在XXX帮扶孤寡老人”,并将所有照片统一压缩后上交;2.经过剪辑后的视频,作品要求横屏拍摄,时长不限,画面清晰连贯。实践内容须围绕实践活动的六个专题,在参与拍摄视频期间应发挥各自特长,凸显特色,谢绝低质量的相互模仿。

5.评比表彰(3月中旬)

学院团总支将对各个团队的成果及总结进行评比,并对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获奖成果将个人评优评先考评体系。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广泛动员

要将社会实践工作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强化政治引领,明确目标定位,严格过程管理,加强资源统筹。各团支部要加强宣传引导,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来,24级每个班需提交不少于4个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最终评比,23级每个班需提交不少于1个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最终评比。

2.强化宣传,记录足迹

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利用好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对社会实践各阶段进行宣传和互动;要及时掌握网络舆情,把握青年学生思想导向,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各实践团队可随时向学院提供实践过程及实践成果,学院将及时更新宣传团队动向和趣事,做好宣传报道。

3.健全机制,确保安全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应保证自身安全,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同时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与辅导员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