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宣传动员(7月1日—7月6日)
各团支部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面向全院同学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招募工作,做好重点团队重点项目的设计。
2.项目申报(7月11日前)
参与实践的同学需仔细研读专题行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申报。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需为2023级或2024级在校生。鼓励单独成队进行社会实践,也可采取线上组队方式,每个团队不超过5个人,各自开展,线上总结,可依托专业、班级、支部组建实践团队。
3.开展实践(7月12日—8月31日)
各实践团队或个人坚持“就近就便、灵活多样、个人为主”的原则,以安全开展为前提,按计划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留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文字材料或照片、视频等材料,并及时向学院报送实践故事,作为推优材料参考,可报给各班辅导员老师,由辅导员老师报送至学院,优秀的将在学院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并投稿至河南省教育厅等媒体。
4.总结交流(9月1日—9月12日)
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认真进行总结,统计实践成果,提交相关材料。需提交的材料1,2可任选:1.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5张及以上,文件名应体现照片内容,例如“XX在XXX帮扶孤寡老人”,并将所有照片统一压缩后上交;2.经过剪辑后的视频,作品要求横屏拍摄,时长不限,画面清晰连贯。实践内容须围绕实践活动的六个专题,在参与拍摄视频期间应发挥各自特长,凸显特色,谢绝低质量的相互模仿。
5.评比表彰(9月中旬)
学院团总支将对各个团队的成果及总结进行评比,并对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获奖成果将个人评优评先考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