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艺术设计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

发布者:设计学院党支部 [发表时间]:2025-06-30 [来源]:艺设馨声 [浏览次数]:

青春为中国式

现代化挺鹰担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文件精神,按照团省、市委相关文件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引领青年学子参与社会实践,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艺术设计学院组织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

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

参与人员

艺术设计学院23级、24级全体在校生

三、

活动时间

2025年7月——2025年9月

四、

实践原则

坚持“就近就便、灵活多样、个人为主”的原则,以安全开展为前提,采取自由组队与个人分散的方法,多渠道、多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立足所在家乡驻地、街道社区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强化社会担当。

五、

活动内容

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准确把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观察社会的功能定位,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立足工作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实践活动主要从“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践行青春誓言,共筑温暖社会”“助力青春远航,投身就业创业”“厚植乡土情怀,助力乡村振兴”“书香沁暑假,悦读伴成长”等6个方面开展。

图片                        


01|“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

祖国返家乡"专项实践团


河南共青团通过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系统平台发布政务实践、就业实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政策宣讲、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学业帮扶、应急防汛、公益服务、生态环保等活动,鼓励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学生注册登记,并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用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

参与方式:搜索“河南共青团大学生向基层报到平台”小程序,点击“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登记”轮播图,选择“我的”—“注册登记”,点击“实践活动报名”轮播图,进入社会实践活动列表,选择学生所在地相关活动报名即可。

图片                        


02|“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

神"专项实践团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而又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在“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的背景下,要为学生牢牢树立理想信念之基,坚定文化自信,在暑假期间引导青年依托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阵地,开展重走红色征程、采编红色记忆、寻访革命前辈、创作红色文化作品、传播红色精神等实践活动;依托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调查、传承与发扬活动,引导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自豪感在青年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

图片                        


03|“践行青春誓言,共筑温暖社

会"专项实践团


为塑造当代大学生成为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作为、锤炼坚韧品格、保持奋斗姿态,让青春活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释放。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实践,在假期开展敬老扶残、青少年关爱、基层治理协助等活动,策划实施一批精准有效、富有温度的特色志愿项目,深入传承志愿精神内核,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和谐发展注入青春动力。

图片                        

04|“助力青春远航,投身就业创

业"专项实践团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提高社会化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假期走进社区、政府单位等一线岗位中开展挂职锻炼工作,同时走进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一线进行挂职见习、实习等,锤炼学生的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应用于实践中,对人生规划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图片                        


05|“厚植乡土情怀,助力乡村振

兴"专项实践团


聚焦助力乡村振兴,结合校级合作项目,组织动员学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并深入乡村特别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支农以及卫生医疗、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等活动。鼓励通过在基层团组织兼职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06|书香沁暑假 悦读伴成长

鼓励艺术设计学院的青年学子在暑假期间,选择一本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在书本中增长才智德学,并撰写读书心得,并将读书心得、学习思考与实践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在阅读和学习中坚定信念、获得知识、开阔视野。

图片

除此之外,还可以紧紧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的阐释,结合相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实践专项,同时关注“创青春”官方平台积极申报2025年“返家乡”实践专项、“揭榜”挂帅实践专项、“三下乡”专业类院校专项、部委专项以及地方专项,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

图片                    


|工作安排


1.宣传动员(7月1日—7月6日)

各团支部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面向全院同学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招募工作,做好重点团队重点项目的设计。

2.项目申报(7月11日前)

参与实践的同学需仔细研读专题行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申报。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需为2023级或2024级在校生。鼓励单独成队进行社会实践,也可采取线上组队方式,每个团队不超过5个人,各自开展,线上总结,可依托专业、班级、支部组建实践团队。

3.开展实践(7月12日—8月31日)

各实践团队或个人坚持“就近就便、灵活多样、个人为主”的原则,以安全开展为前提,按计划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留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文字材料或照片、视频等材料,并及时向学院报送实践故事,作为推优材料参考,可报给各班辅导员老师,由辅导员老师报送至学院,优秀的将在学院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并投稿至河南省教育厅等媒体。

4.总结交流(9月1日—9月12日)

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认真进行总结,统计实践成果,提交相关材料。需提交的材料1,2可任选:1.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5张及以上,文件名应体现照片内容,例如“XX在XXX帮扶孤寡老人”,并将所有照片统一压缩后上交;2.经过剪辑后的视频,作品要求横屏拍摄,时长不限,画面清晰连贯。实践内容须围绕实践活动的六个专题,在参与拍摄视频期间应发挥各自特长,凸显特色,谢绝低质量的相互模仿。

5.评比表彰(9月中旬)

学院团总支将对各个团队的成果及总结进行评比,并对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获奖成果将个人评优评先考评体系。

图片                    

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广泛动员

要将社会实践工作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强化政治引领,明确目标定位,严格过程管理,加强资源统筹。各团支部要加强宣传引导,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24级每个班需提交不少于3个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最终评比,23级每个班需提交不少于1个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最终评比。

2.强化宣传,记录足迹

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利用好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对社会实践各阶段进行宣传和互动;要及时掌握网络舆情,把握青年学生思想导向,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各实践团队可随时向学院提供实践过程及实践成果,学院将及时更新宣传团队动向和趣事,做好宣传报道。

3.健全机制,确保安全

学院要始终把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与辅导员取得联系。